(記者王萌)5月9日,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介紹山東高效辦成義務教育入學“一件事”情況。記者從發(fā)布會上獲悉,近年來,山東逐步探索報名入學“網上辦”,2022年和2023年,共有92.3%的家長選擇了網上給孩子報名入學,其中56.8%的家長實現了報名“零證明”辦理。
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,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、副廳長邢順峰介紹,為了將報名入學手續(xù)減下來,我省優(yōu)化各地招生政策,以縣為單位梳理出有房產有戶籍、有戶籍沒房產、有房產沒戶籍、外來務工、優(yōu)撫對象等5類入學群體。針對各個群體,分類確定孩子報名入學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。本著“非必要不提供”的原則,將原來需提供的11類證明材料壓減到最多5類。
2020年,我省開始探索報名平臺建設試點工作;2022年,各縣(市、區(qū))已全部建成報名平臺,并在招生工作中投入使用。
經省大數據局協調,山東將戶籍、居住證、房產、社保等11項居民數據信息調取到報名平臺中。比如房產、戶口屬于同一學區(qū)的,家長登錄平臺后,經人臉識別,孩子、戶口和房產等信息會自動彈出,家長僅需進行信息選擇和確認,即可一鍵完成報名。
邢順峰說,今年年初,山東被確定為“教育入學‘一件事’”全國集中攻關和創(chuàng)新示范地區(qū)。下一步,我省將對證明事項再精簡,優(yōu)化入學政策,進一步減少家長提交證明材料的數量和招生平臺的數據核驗壓力。同時對現有平臺進行優(yōu)化提升,在實現政策查詢、數據調用、報名錄取等功能的基礎上,鼓勵有條件的地區(qū)利用平臺進行陽光分班并提供分班結果查詢。針對特殊類型入學群體,加大平臺對所需數據信息的調用和共享力度。對現有數據資源尚未滿足需求的,由教育部門會商相關部門探索定制。
在線下服務方面,山東保留線下報名點,主要服務于使用網絡不便,或因所需信息不全無法通過數據核驗的家庭。
同時,我省計劃將招生期間采集的學生信息共享至學籍信息管理系統,用于建立新生學籍。今年秋季學期,預計將有超過120萬名小學新生的900萬條以上信息實現共享,減輕家長重復填報學生信息負擔。
針對幼兒園入園,省教育廳副廳長仲紅波介紹,山東借鑒義務教育入學“一件事”的改革經驗,2023年開始了幼兒園招生報名網上辦理工作的探索。去年,全省70%的縣(市、區(qū))已經實現了幼兒園入園“一網通辦”。
“下一步,山東將充分借鑒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網辦經驗,加快辦好幼兒園入園‘一件事’,爭取今年縣級網辦率達到90%以上,明年實現100%。”仲紅波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