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獲得市先進教研組的組長合影



今年教師節(jié),在天橋區(qū)教育工作會上,濟南匯才學校被評為全區(qū)唯一 一個“突出貢獻學校”,校長孟祥龍被推為“突出貢獻校長”。作為一所成立僅6年的新學校,匯才何德何能獲此殊榮,成為天橋教育引以為豪的一面旗幟?
2008年4月,中國重汽集團下屬的兩所學校撤校合并,新建學校改名為現(xiàn)在的濟南匯才學校。作為一所新組建學校,匯才的家底布滿了歷史創(chuàng)傷。教師資源流失,談不上有什么優(yōu)勢教育資源;學生孔雀東南飛,生源質量直線下滑;德育活動幾乎空白,學校一年沒開過運動會、升過國旗……正是這些“問題”的存在,讓學校在正視現(xiàn)狀的同時,找到了發(fā)展的突破口,走出了一條“自我救贖”之路。A
匯才起步源于教師有了信心
2008年年底,孟祥龍來到匯才成為學校“掌門人”。上任第一個月的時間,他轉遍了學校的角角落落,只看、只聽、不說話。正當他細細琢(的時候,一個中午,學校出事了,每個辦公室都收到了一封信,學校長期積壓的矛盾又一次爆發(fā)了。
面對這個挑戰(zhàn),下午,他通知開全校教職工大會。“請給我10分鐘的時間,如果我說的不對,大家可以把我轟下臺。”10分鐘,孟祥龍把這一個月對匯才的感受,對匯才人的認識,對學校發(fā)展的規(guī)劃,一二三,句句擲地有聲。最后,他要求做個“和匯才人一起向前行走的人”,寬容大氣,自強不息,和全校教職工一起共同創(chuàng)造一個新匯才。
話音剛落,掌聲響起,孟祥龍就這樣在匯才扎下了根。這一干,就是6年。
“匯才發(fā)展的核心是什么?是教師,只要掌握了核心競爭力,學校發(fā)展指日可待。”于是,教職工大會結束后,孟祥龍馬上北上引“外援”,他要借助北師大強大的專家資源優(yōu)勢及高端教育資源,幫助匯才加速成長。
2009年,學校與北師大簽署了《濟南匯才學校與北師大合作規(guī)劃書》,并啟動了“教師專業(yè)成長工程”。緊接著,通過教師自愿報名,學校審核,最終確定了“成長工程”首期37名重點培養(yǎng)人選。對于首批“重點保護對象”,北師大通過專家講座、共同研討、專題引領、課題研究等形式為他們制訂個性化成長方案,提供“量體裁衣”式的成長服務。同年,學校制定了第一個三年規(guī)劃(2009-2011年),目標直指打造教師隊伍,提升學校教學質量。
按照國家規(guī)定,學校用于教師專業(yè)成長的費用,需占到教育公用經費的5%,而匯才學校每年的比例都高達25%。孟祥龍表示,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成為名師,但學校的任務就是提供機會,讓教師有這種可能性。學校舞臺很大,每一個教師都會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,讓匯才人有尊嚴。
截至目前,學校第二批重點人選的培養(yǎng)工作已基本結束。兩批60人,占全校教職工的四分之一以上。在整個培養(yǎng)過程中,他們紛紛脫穎而出,有的斬獲省優(yōu)質課一等獎、有的成為省教學能手、有的成為區(qū)教學能手、區(qū)名師、名班主任培養(yǎng)人選,打破了匯才無“名師”的僵局。 1/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