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今日觀察■
易之
據(jù)媒體報道,12月23日上午,尋親成功的富豪之子解清帥在社交平臺個人賬號開始直播帶貨,解清帥的媽媽、妹妹、哥哥和嫂子也現(xiàn)身直播間。直播間觀看人數(shù)達10萬+,直播期間解清帥賬號粉絲量為289萬。
雖然看似直播成績不錯,但似乎也引發(fā)了相當多的反感。在新聞評論區(qū)可以看到,不少網(wǎng)友都表示了不滿。“流量的盡頭是帶貨,都想靠流量撈一筆”“說白了就是紅了撈一把”,這類批評、挖苦的評論可謂俯拾即是。
這不亞于解清帥的一次“人設塌房”事件。在開啟直播帶貨之前,解清帥的評價可謂相當正面。1998年出生的解清帥,才幾個月大即被拐賣。2023年12月,在警方的幫助下,解清帥與生父、河北企業(yè)家解克鋒相認。
一夜之間,他的身份發(fā)生巨大轉變,從當年的被拐兒童變成了富豪之子,但這突如其來的“富貴”并沒有沖昏他的頭腦。據(jù)報道,解清帥此前拒絕了父親送3房1車,稱考慮到自己從小的成長環(huán)境和生活經(jīng)歷,駕馭不了這些,希望能靠自己的努力得到這些。這讓他贏得了相當多的好感,人們紛紛夸贊他“人間清醒”。
但這種輿論評價在他開啟直播后被打破。“原來他所謂的努力是利用流量撈一筆”,這大概是不少人的感知。確實,利用輿論聚焦帶來的人氣走進直播間是一條變現(xiàn)的捷徑,解清帥產(chǎn)生這樣的想法并不奇怪。
人們想象中的“努力奮斗”,是解清帥通過學習或工作證明自己。但走進直播間多少有消費大眾關注的意味了——人們此前對他的關注是因為同情和敬佩,現(xiàn)如今卻被直白地用作流量變現(xiàn),這過于輕率,難免遭到一些人的反感。
無法否認的是,直播帶貨在當前的輿論場里很容易沾染上負面色彩。比如此前因為“挖呀挖”爆火的黃老師,在選擇直播帶貨之后也遭受眾多的輿論批評,也是類似情況。因為偶發(fā)事件獲得大量關注的新聞當事人,貿(mào)然開啟直播,很容易產(chǎn)生“趁機撈錢”的觀感。
該事件不失為一個提醒:對于有一定知名度的公眾人物來說,直播帶貨確實是一個“來錢快”的行業(yè),但這不僅是一份工作,同時也是一種面向公眾的形象經(jīng)營。如果缺乏對公眾感知的理解,無法和公眾達成默契共識,那么就會產(chǎn)生過大的形象反差,造成人物形象的撕裂。
當然,對于解清帥來說,直播帶貨依然是他的權利,他可以選擇這種“努力”方式。但是,如果他無法很好地處理與公眾的關系,無法獲得網(wǎng)友的理解,那么恐怕也無法阻止網(wǎng)友用腳投票,在流量消磨殆盡之后,最終失去在直播帶貨領域長期耕耘的可能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