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高考順利結束,可以放松心情的同時,有的家長也長舒了一口氣,開始著手準備離婚事宜,咨詢律師建議、商量財產分割、開具離婚證明……不再“湊合了”! 7月8日,記者從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(qū)民政局獲悉,僅6月一個月就有130對夫妻離婚,而高考結束后的兩周內出現(xiàn)了離婚小高潮。
“我們感情在5年前就出現(xiàn)了危機,但是由于孩子剛上高中,學習壓力很大,我就跟她爸爸商量了,將婚姻維持到孩子高考結束。這不孩子高考結束了,分數(shù)也估的不錯,應該能上重點大學。所以我們就將實情告訴了孩子,孩子也支持我們離婚。看著這么懂事的孩子,我覺得我的5年忍耐值了。”已經離婚的李女士告訴記者,婆媳關系是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。
5年前,公公去世,丈夫便把農村的母親接到了城里。“相處容易同住難”,由于生活習慣、思想觀念大不一樣,婆媳關系急轉直下,矛盾不斷升級,老公在中間總是受夾板氣。時間長了,老公的好脾氣也磨沒了,夫妻便開始吵架,甚至還動過手。“就這樣,我們的感情一點點地磨沒了。”
記者隨后電話采訪了多位離婚的高考生家長,發(fā)現(xiàn)這類人群具有幾個共同特性:年齡集中在40至50歲之間;有固定工作,收入穩(wěn)定;為了孩子曾選擇忍耐,忍耐時間從幾個月至幾年不等;離婚時態(tài)度較平和,少有爭吵,財產分割、子女撫養(yǎng)權等方面無爭議;離婚原因比較集中,多為夫妻感情不和、婆媳關系難處理、出現(xiàn)第三者、思想觀念差異等幾方面。
婚姻專家表示,高考離婚并非像家長想象的那樣“無害”。高考后進入大學,孩子獨自面對全新環(huán)境,從家里的“公主”、“皇帝”到平等大學生身份的轉變,許多孩子會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,加之人際關系的復雜可能導致的適應難題,孩子們更需要傾訴通道,父母則是溝通的不二人選。父母此時離婚,給孩子心理帶來的或多或少的沖擊,會使孩子不愿與父母交流,從而導致更大的心理問題。因此,離婚仍需仔細權衡、謹慎決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