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照以往經(jīng)驗,成武縣7月中下旬將迎來高溫多雨的季節(jié),也給棉花生產(chǎn)帶來了挑戰(zhàn)。目前,棉花生長正進入旺盛階段,穩(wěn)產(chǎn)提質(zhì)成為首要工作。為做好今年棉花生長中后期田間管理,切實減少自然災害和異常天氣影響,須開展好災后自救,確保全縣農(nóng)業(yè)安全生產(chǎn)和棉農(nóng)利益。
棉花抗?jié)碀n性的強弱,取決于棉花形態(tài)結構和生理代謝上對缺氧的適應能力。棉花遭受澇漬災后的關鍵農(nóng)藝補救措施就是要增加棉花地上部器官向根系的供氧能力,重新恢復棉花根系活力。
1、及時排除積水。如遇暴雨棉田淹水后,3日內(nèi)有積水存留無法下滲的棉田,首先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,及時放水或抽水排澇,減輕棉花嚴重澇災排水后漬澇的危害。抗災防澇好的措施是提前開挖和疏通排水溝渠。
2、突擊扶理倒伏棉株。排澇后盡快扶正倒伏的棉株,并推株并攏,以改善棉田的通風透光條件,促進田間水分蒸發(fā),以利棉株恢復生長。扶理時間要早,最佳期邊退水邊扶苗,巧扶、輕扶、順行扶,切忌硬拉,不宜用腳猛踩,以免根系受傷;同時,清洗葉面浮泥。棉株扶正后,要培土穩(wěn)棵,使植株直立生長。
3、科學追肥,及時化控。排水后往往伴隨土壤養(yǎng)分的流失,因此要適當追肥,促使棉花盡快恢復生理機能。一般每畝用0.5%的磷酸二氫鉀和3%的尿素混合液,每隔5~7天噴一次,連噴2~3次。噴肥時間應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,以防燒葉。為減少用工,葉片噴肥可與噴灑化學農(nóng)藥結合進行。通過補施肥料促進棉花生長發(fā)育,早結、多結秋桃,防止早衰?蛇M行淺中耕。及時科學化控,連陰雨天氣易造成棉花生育后期旺長,影響結鈴及田間通風透光條件,應及時加強化控管理。在無雨天氣進行化控,棉蒜套種棉田,依據(jù)棉花前期長勢,前輕后重、少量多次,盛鈴期前后每畝噴施縮節(jié)胺4-5克,可與噴灑化學農(nóng)藥結合進行。
4、及時修棉預防爛鈴。棉花受澇或連陰雨天氣后,澇棉田漬濕度大及通風條件影響,易引起蕾鈴脫落、爛鈴、根系早衰,導致營養(yǎng)生長與生殖生長嚴重失調(diào)。為此,要加強整枝修棉,減少新生葉枝和贅芽,推株并壟,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條件。對于受災在三級以下澇害棉田可把下部老葉、空枝去掉,及時摘除棉花爛鈴、黑鈴,爛鈴、黑鈴用1%的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晾曬吐絮,減少爛鈴損失。
5、病蟲害防治。棉花受災后,棉鈴蟲以及煙粉虱、斜紋夜蛾、甜菜夜蛾、盲椿象、棉薊馬、棉紅蜘蛛等蟲害發(fā)生的可能性增加。在棉田插置黃色粘蟲板用于盲蝽蟓監(jiān)測,每畝地4-6塊,置于棉花冠層上方20厘米處,當任意一個粘蟲板上有2個以上盲蝽蟓成蟲時,需進行噴藥防治。每畝可選用22%氟啶蟲胺腈懸浮劑50毫升,或25%噻蟲嗪水分散粒劑8克,于傍晚進行噴施。藥劑噴施需連續(xù)進行2次,中間間隔5-7天。當每百株田間甜菜夜蛾幼蟲達到50頭以上,或棉鈴蟲低齡幼蟲達20頭時,每畝可選用5%甲維鹽可溶粒劑10克,或20%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毫升噴藥防治,重點噴施頂心及果枝頂尖部位。(成武縣農(nóng)業(yè)農(nóng)村局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