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年人不歇,大棚忙生產。2月11日,大年初二,濟南市萊蕪區(qū)口鎮(zhèn)街道太平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——吐絲口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的葡萄大棚內,雖然葡萄尚未發(fā)芽,但是行間間作的各種作物一派生機盎然。
“我們合作社占地150畝,主要種植陽光玫瑰葡萄。目前,園區(qū)內建有設施農業(yè)棚40多個。”太平村黨總支書記李偉之告訴我們,“這幾年,我們在葡萄休眠期,先后嘗試套種了多種作物,像赤松茸、土豆、生姜等,都很成功,F(xiàn)在30多個棚進行了套種,每棚收益都很可觀。那邊棚里的赤松茸這幾天就能采摘,土豆月底就收獲,走,咱一塊兒去看看。”
水泥鋪就的園區(qū)主干道打掃得特別干凈,設施大棚分列兩邊,遠遠望去甚是壯觀。棚與棚之間的空地上整齊碼放著一捆捆枯藤,隨行的太平村“兩委”成員、鄉(xiāng)村振興專員劉曉雷說,那是秋后修剪葡萄樹剪下的枝條,粉碎后可用來種植赤松茸。
“赤松茸屬于高端菌類,營養(yǎng)價值高,效益很不錯,不過,種植起來講究不少。最主要的就是不能重茬。”李偉之介紹,如果重茬種植,培養(yǎng)料埋到土里后,土里的有益微生物會被吞噬,有害微生物則會越來越多,極易發(fā)生病蟲害。所以,他們的葡萄棚采取輪流套種,今年套種一次赤松茸,下年就會換作其它作物。

葡萄棚內套種的赤松茸。
說話間已來到一座正待采摘的赤松茸套種棚內。只見葡萄樹行間棕褐色松軟的營養(yǎng)土內,一個個赤松茸探出頭來,肉嘟嘟的,特別可愛。
“赤松茸10月前后播種,35天就能出菇,肥水跟得上能連采4茬,累計能收2000多斤,要是單獨種植,產量能翻番。”劉曉雷說,“新鮮赤松茸每斤能賣15元,經過凍干和烘干,價格能翻好幾倍。2021年,我們上了兩套凍干和烘干設備,除了搞采摘賣鮮菇,還出售干貨禮品盒。春節(jié)來臨,很暢銷。”

葡萄棚內套種的土豆。
套種赤松茸效益喜人,套種的土豆收入也不賴。在套種土豆的大棚里,一棵棵土豆莖桿粗壯,葉子碧綠,長勢喜人。園區(qū)管理員李承連介紹,土豆是國慶節(jié)套種的,正月底就能收獲。由于春節(jié)期間新鮮土豆市面上還不多,他們批發(fā)給超市的價格每斤可達3.5元左右,每畝地能產3000多斤,算下來收入也很可觀。
“做農業(yè)不容易,但是選對了路子,再多動些腦筋還是大有前途的。我們的陽光玫瑰每畝能產3000斤左右,每斤能賣15元,效益已經很不錯。通過套種,收益更是不一般,F(xiàn)在,我們的農產品都是統(tǒng)一商標——‘吐絲口’,我們有信心把它做成叫得響的農業(yè)品牌。”李偉之信心滿滿地說。
大眾報業(yè)·農村大眾記者 姬飛燕 通訊員 高翔 亓敬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