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潮到來,驟降的氣溫讓市民感到陣陣寒意。面對惡劣天氣的考驗,市民的“菜籃子”是否供應充足?17日8時,記者前往匡山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進行了探訪。
“一天能賣1萬多公斤,主要是餐飲單位的大宗采購,臨近春節(jié)一天能賣5萬公斤。”任瑞云的蒜薹攤在匡山市場已設立14個年頭,手腳麻利的她邊拿菜稱重邊與記者寒暄。目前的氣溫對于忙碌的賣菜人來說,似乎“威力不大”,久經沙場的他們,早已熟知應對寒潮的“套路”。“在國慶假期之前,就已經同供貨商打好了招呼,供應完全沒問題。”任瑞云主要從金鄉(xiāng)、萊蕪、聊城等地進貨,“蒜薹算是耐貯存的蔬菜,已經備足15萬公斤的貨,幾乎24小時在市場等待采購。”任瑞云身后成垛的蒜薹已經蓋上了棉被,每當有買家到來,她就小心翼翼掀開一角取貨,生怕蔬菜受到寒氣的侵襲,“葉菜更嬌貴,蓋被子速度稍微慢一點,菜葉子就會凍蔫。”
氣溫雖低,但整個蔬菜批發(fā)市場內卻是熱火朝天,一輛輛運輸車過磅入場,一輛輛采購車滿載而歸,整車運輸?shù)陌撞、卷心菜,成筐擺放的胡蘿卜、芹菜、藕等,各類新鮮蔬菜應有盡有。“目前,市場內有200多種品類的蔬菜,每天出貨2800多噸,同往年持平。”匡山農產品蔬菜市場副總經理王長勇表示,只要不是持續(xù)的雨雪霧惡劣天氣,百姓“菜籃子”不會受到影響。
“前段時間連續(xù)陰雨,對蔬菜價格造成了一定影響,但隨著天氣轉晴很快就會出現(xiàn)回落。”王長勇說,現(xiàn)如今現(xiàn)代化種植水平越來越高,市場調劑能力也越來越好,“菜籃子”供應的抗風險能力也越來越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