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建筑大學校方工作人員說,大二時,因張凡有幾門課掛科,老師曾通知家長來校。張成先也坦承,當時確實收到了學校通知,因在外打工抽不開身就沒去學校,只是打電話問了問情況,叫兒子一定要好好學。張凡就說“嗯”。張凡的堂哥丁偉也專門勸說過。
自尊心強,他硬推著不要助學金
張凡來自平邑農(nóng)村,家庭條件不好,這點大家都知道。
張成先說,兒子很懂事,上了大學,從沒張口問家里要過一分錢,哪怕口袋里只剩100元或80元。
高逸說,不算上網(wǎng)等開銷,張凡平時省吃儉用,從不亂花錢。不過估計他跳樓前,身上的錢應(yīng)該不多了。
大學里,很多老師、同學對張凡的印象是“孤僻”。“在一起4年,加起來說的話,還真沒多少。”高逸說,張凡平時總一個人行動,話很少,自尊心很強。有一年評助學金,班里同學投票把助學金給他,但他硬推著不愿要。
不過孫杰說,高中時期的張凡不是這樣。那時他是班上標準的好學生,學習成績一直很靠前。“他不算內(nèi)向,有什么都和我說,我倆時不時還一起鬧鬧。”
捐獻孩子的遺體,只想能幫助更多的人
悲痛的家人>>
供孩子不易,讓他為社會做點啥
孩子的事,外公外婆還不知道
兒子最后的情況,張成先是通過監(jiān)控錄像得知的。14日晚,張凡到了學校附近的一棟高層建筑,直接坐電梯上了29層,之后從窗戶一躍而下……
此前,張成先曾給兒子打過多個電話,一直關(guān)機。17日,張成先知道張凡跳樓的消息。
27日,在蓮花山殯儀館,張成先和妻子劉芳蹲在院內(nèi)地上。張成先穿著拖鞋,皮膚黝黑,手有些粗糙,他將頭緊緊埋在胸前。劉芳穿著黑褲子花襯衫,頭發(fā)凌亂。
劉芳說,自己和丈夫平日在家種地,丈夫農(nóng)忙之余會去外邊干些建筑活,兩人加起來一年掙近萬元。張凡還有個弟弟,才14歲。張凡的事,他的外公外婆還不知道。老人70多歲了,怕接受不了。
被問能否捐獻遺體,父親說了個“行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