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中國國內的本土服裝企業(yè)將目光投向海外洋品牌,把不少國際服裝品牌收入囊中。
近期就有股“英倫風”吹到了山東服裝企業(yè)——山東如意(002193)以近1.2億美元的價格從香港YGM貿易收購英國經典風衣品牌Aquascutum(雅格獅丹)。
此外,維格娜絲(603518)曾宣布擬以超過50億元的價格,收購韓國服裝巨頭衣戀集團旗下品牌 Teenie Weenie(維尼熊);歌力思(603808)則出資數億元收購了德國品牌Laurèl、美國品牌Ed Hardy、法國品牌IRO。
對于那些選擇花大價錢為自己注入國際“基因”的企業(yè)而言,有成功的,也有失敗的,收購之路無疑充滿挑戰(zhàn)性。
“主要看企業(yè)基礎”
對于國內本土服飾企業(yè)“熱衷”收購海外品牌,山東舒朗服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民29日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“這是貨幣政策和資產證券化的必然階段。”
談及這種海外收購,吳建民表示,“要看企業(yè)基礎,不具備這種基礎,即使收購了,也學不到多少東西,而且沒法整合。”
吳建民坦言,收購并不等于收購是成功的。世界上跨國并購里面,失敗案例要多于成功案例。尤其在資本管制等各方面都很嚴格、有一定文化沖突的背景下,“并購成功挺難的。”
機遇和挑戰(zhàn)并存,收購之路并不那么好走。而中國服裝公司為何鐘情于收購海外品牌?歌力思董事、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藍地曾表示,國際品牌進入商場時,阻礙要少得多,位置也好。而國內品牌去和渠道談條件的時候是比較艱難的。
當然,這只是部分原因?春脟鴥认M市場、補充企業(yè)產業(yè)鏈也是一些本土服裝企業(yè)的考量。
本月,香港上市公司YGM TRADING(00375.HK)公告稱,于2月28日與山東如意訂立出售協議,根據協議,YGM TRADING作價1.17億美元現金(約合9.079億港元)向山東如意出售Aquascutum控股有限公司全部已發(fā)行股本。
事實上,早在去年12月,就有消息稱,山東如意計劃以1.2億美元的價格,從香港YGM貿易公司手中收購Aquas-cutum。2012年,YGM以1500萬英鎊的價格接盤Aquascutum。跟同樣出自英國的Burberry相似,Aquascutum的風衣最早屬于軍用品,后來成為時裝品牌。
事實上,山東如意熱衷海外市場的拓展,過去幾年在海外收購上均有斬獲。山東如意去年還斥資13億歐元收購了法國輕奢服飾集團SMCP。此外,2014年其成為德國男式西裝生產企業(yè)Peine Gruppe主要股東;2010年,其斥資約40億日元收購了日本服裝百年老店RENOWN(瑞納)。
“企業(yè)要想在全球市場上獲得話語權和地位,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。”山東如意董事長邱亞夫認為,通過大范圍、大規(guī)模的企業(yè)收購、并購,實現從產業(yè)化經營到全產業(yè)鏈發(fā)展,是如意轉型的突破性選擇。
走海外多品牌并購之路的不止山東如意。歌力思在2015年上市后不久就宣布出資1118萬歐元協議收購東明國際投資(香港)100%股權,后者擁有德國品牌Laurèl在中國大陸地區(qū)的所有權和使用權。2016年年初,歌力思再度出手,斥資2.4億元收購美式輕奢品牌EdHardy在華公司的65%的股權。歌力思還以5115萬歐元收購法國品牌IRO,該品牌定位于輕奢設計師品牌。
另一家定位高端的本土女裝公司維格娜絲,則在去年11月公告收購韓國衣戀集團旗下服裝品牌Teenie Weenie的方案。據外媒稱,衣戀集團今年1月宣布,決定以約51億元的價格將Teenie Weenie出售給維格娜絲。
應充分了解財務狀況
近些年來,海外輕奢品牌紛紛易主中國企業(yè)。復星創(chuàng)富時尚團隊聯合負責人黎娟認為,雖然當前國內服裝行業(yè)增長不如過去的黃金十年,增速放緩,但整體增長的趨勢不變。從市場空間來看,中產階層的崛起、電商的便捷,使得消費群體逐步細分和精準化,平價快時尚多檔次布局依然是主流,但來自歐美的輕奢品牌將會因其潮流設計、精致選料、可接受的價格、良好的品位,逐漸收獲人心。
在邱亞夫看來,通過并購重組全球知名的品牌服裝企業(yè)、設計資源,從而提升自己服裝品牌的運營能力,不失為一條捷徑。
在頻繁收購國際品牌之前,山東如意的業(yè)務更多集中在面料研發(fā)與生產上。海外收購無疑是對其自身產業(yè)鏈的一種補充。 1/2 1 2 下一頁 尾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