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字幕亚洲国产精品,伊人思思久99久女女精品视频,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,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

<small id="dmjri"></small>

    <td id="dmjri"></td>
  1. 
    
    <address id="dmjri"></address>

        首頁    山東    國內(nèi)    社會    教育    旅游    房產(chǎn)    娛樂    企訊    女人    財經(jīng)    科技    健康    家居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首頁 > 資訊頻道 > 社會 > 正文
           

        騙學生貸校園貸拿提成 濟南長清大學城27名大學生被坑

        2018-05-10 14:39:03  |  來源:  |  作者:  |  閱讀:次  字號: T   T
         

          濟南長清大學城的27名在校大學生,怎么也不會想到,同學幫忙“牽線”的校園貸竟然是個騙局。7名被告人利用在校大學生的身份信息,虛構(gòu)聯(lián)系人信息,在名校貸騙取貸款予以提成,貸款到賬后丟棄手機卡。一審法院對7名被告人以合同詐騙罪分別處以刑罰,其中一人提起上訴,濟南中院駁回上訴,維持原判。

        騙學生貸校園貸,家長手機號從網(wǎng)上隨便找

          2016年10月,某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院的張同學,在同校學生丁雷的介紹下,辦理了名校貸。按照當時丁某某的介紹,“在名校貸使用假信息貸款可以不用還款,還可以掙錢”。

          張同學心動了,丁某某讓他辦了手機卡、銀行卡,另一名同學學生徐偉則讓他把學信網(wǎng)和支付寶的手機號換成新手機號,用手機下載名校貸APP,注冊、登陸后綁定新辦的銀行卡,填寫假的聯(lián)系人。貸款下來后,張同學留了1800元,給了丁某某200元,給徐某某轉(zhuǎn)了6000元。

          張同學不知道,這背后是一個大騙局。2016年暑假期間,初中文化的畢玉結(jié)識了正在某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院讀大二的劉健,兩人預(yù)謀利用在校大學生的身份信息,虛構(gòu)聯(lián)系人信息,在名校貸(上海)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騙取貸款予以提成。

          這樣,畢玉負責提供虛假的在校學生申請貸款需填寫的家長、輔導員、同學的聯(lián)系電話,用于通過貸款平臺的審核;劉健負責聯(lián)系在校學生并欺騙學生該貸款信息可在后臺刪除,貸款不用還。據(jù)畢玉交代,家長、輔導員等人的聯(lián)系方式,是他在趕集網(wǎng)上按照學生家庭和學校所在城市找的。

        輔導員名字隨便寫,扔掉手機卡逃避催款

          為了擴大規(guī)模,劉健找到同校的徐偉、以及在另外兩所大學就讀的耿林、孫強。徐偉又找到丁雷、楊軍,他們再分別尋找在校大學生。徐偉后來講,審核時輔導員、母親、朋友這三人的名字隨便寫。

          就這樣,從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,七人共聯(lián)系了包括張同學在內(nèi)的27名在校大學生,讓他們分別用自己的真實身份信息在名校貸平臺借款。借款到賬后,畢玉等七人及借款人按一定比例分配。

          貸款到賬后,如何躲避還款?他們安排學生扔掉借款時使用的手機卡,注銷借款時所用銀行卡,逃避名校貸公司催收貸款。

          很快,名校貸網(wǎng)絡(luò)平臺發(fā)現(xiàn)了問題。公司工作人員證實,至2017年6月14日,27名學生的借款均處于長期逾期不還狀態(tài)。“如果學生不還款,到期后名校貸公司負責把錢還給出資方,受損失的是貸款平臺”。

          畢玉、劉健參與騙取借款21萬余元,徐偉參與騙取借款14萬余元,丁雷參與騙取借款9萬余元,楊軍、耿林參與騙取借款4萬余元,孫強參與騙取借款2萬余元。這些借款都沒有按合同約定歸還分期款,案發(fā)后,貸款學生家長共退款2.4萬余元,其余貸款由七名被告人的親屬全部歸還。

        7人中6人為在校生,5人出生于1997年

          濟南長清區(qū)法院認為,畢玉、劉健、徐偉、丁雷、楊軍、耿林、孫強七人的行為構(gòu)成合同詐騙罪。畢玉歸案后認罪較好,其余六人有自首情節(jié),七被告人已退賠全部詐騙款,并繳納罰金;依法均予以從輕處罰。最終,七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至罰金一萬元不等的刑罰。

          宣判后,孫強不服判決,提起上訴。他的上訴理由是:其僅是簽訂名校貸合同的介紹人,不是合同詐騙罪的主體,其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,沒有采取虛構(gòu)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手段,也沒有給他人造成經(jīng)濟損失,其得款3000元,未達到合同詐騙罪數(shù)額較大的標準,因為其行為不構(gòu)成合同詐騙罪。

          濟南中院認為,孫強用三名學生身份信息與名校貸公司簽訂合同,在名校貸平臺上各申請貸款10000元;三貸款學生共計獲得貸款24000元。貸款發(fā)放后,孫強分別給了三貸款學生各1500元,自已分別留了1000元,剩余款項交給劉健,并讓學生注銷、丟棄與貸款關(guān)聯(lián)的銀行卡、手機卡。

          因此,孫強的行為符合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(gòu)成,其犯罪數(shù)額應(yīng)以其實際騙取的24000元計算。濟南中院裁定駁回上訴,維持原判。

          令人惋惜的是,這起案件的七名被告人中,除畢玉外,均為在校大學生,其中孫強、劉健、徐偉、丁雷、楊軍等五人均出生于1997年,最小的楊軍出生于當年10月。在參與詐騙時,他們只有19歲。(文中當事人系化名)

        我來說說( 
        來頂一下
  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  上一篇:套路貸新套路:挑有房者下手 有人900萬房產(chǎn)險被套
        下一篇:四川10輛越野車穿越羅布泊無人區(qū) 管理局回應(yīng):涉嫌違法
         
        0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資訊
       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(yè)增收
       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(yè)
        寧陽:持續(xù)壯大林果產(chǎn)業(yè) 多點發(fā)力點亮綠色經(jīng)濟
        寧陽:持續(xù)壯大林果產(chǎn)
        “青衿致遠”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
        “青衿致遠”實踐團參
        種下“牧草綠”,治愈“鹽堿白”
        種下“牧草綠”,治愈
         
        欄目最新
        欄目熱門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版權(quán)聲明   |   網(wǎng)站簡介   |   網(wǎng)站導航   |   頻道招商   |   聯(lián)系方式   |   友情鏈接
        山東信息港 ingsd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