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伏以來的悶熱,持續(xù)“烤”驗著島城的戶外工作者。12日下午,記者在振華路跟訪了青島市李滄市政公司項目施工員王潤峰,見證了他和同事們在鋪設高溫瀝青時的種種辛苦。

◆◆◆胸前曬成了古銅色
12日下午2時許,記者在振華路四流中路路口看見,半條振華路已經被圍擋攔住,攤鋪機將瀝青鋪進待修的路面,隨后壓路機開始平整道路,邊緣部分由人工平整。現場的工程師告訴記者,群眾反映振華路的路面出現了裂痕和下沉,從7月5日開始,李滄市政公司開始對振華路進行整修,將舊路面破壞松散的部分移除,重新鋪設瀝青。
在工人中間,有一個身高超過一米九的大個子,他身著工服,頭頂安全帽,不時彎腰觀察著地面的平整度和厚度。他,就是李滄市政公司的項目施工員王潤峰。
在休息的片刻,王潤峰取下安全帽。他的頭發(fā)全部濕透,猶如剛洗過一樣,臉上也掛滿了豆大的汗珠。他的領口附近的皮膚被曬出了一個黑色的倒三角。“施工就怕這樣的天氣。”王潤峰稱,他和同事們也考慮過涂抹防曬霜,在烈日下工作,防曬霜擋住了太陽暴曬,但影響排汗,所以他們都舍棄了防曬霜,他們的皮膚,都被曬成了古銅色。
◆◆◆天天要“錯峰”施工
今年30歲的王潤峰畢業(yè)于青島一所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(yè),2016年成為了李滄市政公司的一名施工員。自從加入了市政道路施工隊伍,在烈日下堅守、在午夜忙碌成了王潤峰工作的常態(tài)——在道路上施工,不能影響市民休息,要把對交通的影響減到最小,他們經常要錯峰施工。
2017年底,王潤峰曾經參加過環(huán)灣路李滄段的一次大規(guī)模養(yǎng)護。王潤峰每天要步行跟著銑刨機刮掉瀝青路面。大約7公里的路面,王潤峰每天都要往返走上兩個來回,從晚7時一直忙到第二天早晨7時,F如今,環(huán)灣路是青島市路況較好的道路之一,很多司機駕車行駛時感到的是愜意,但王潤峰駕車通行時,心中會想到當時的艱辛。
◆◆◆甘于辛苦敢于吃苦
王潤峰和其他市政工人們的工作,很少被人看見。
“一開始,家人和妻子都不理解我這項工作。”王潤峰說,他有很多同學走上了工地項目的管理崗位,很多同齡人也在有空調的辦公室里辦公,但他仍要堅守在一線工地。不過,每當看見經過他和同事們養(yǎng)護變得更加平整更加暢通的道路時,他會覺得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。“我們一直在齊心協力干一件事。”王潤峰說,每天都是在一線和銑刨機、攤鋪機、壓路機和工人們打交道,他覺得,正是這份堅守,才有最不可替代的青春:年輕人就要上一線,就要拼,就要敢于吃苦。
“每次聽到同學和朋友說環(huán)灣路修得很好,我會驕傲地告訴他們,有一大段是我們修的。”王潤峰笑著說。觀海新聞/青島晚報首席記者劉卓毅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