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 吳美琳 通訊員 張敏)“當前正值小麥拔節(jié)孕穗期,隨著氣溫逐漸回升,小麥主要病蟲害也陸續(xù)進入發(fā)生盛期,紅蜘蛛是一種對麥苗危害性很大的昆蟲,建議大家使用阿維菌素、高效氯氟氰菊酯、聯苯菊酯等藥物進行科學防治”。近日,科技小院第5期“小院農事會”在德州樂陵市郭家街道南夏村如期進行。“做好麥田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于奪取夏糧豐收至關重要,幸好有了這些專家來給我們講課,村民們有不懂的還可以去找他們當面咨詢,真是把技術送到家門口了!”郭家街道南夏村黨支部書記王占友高興地說。自2014年起,樂陵市與中國農業(yè)大學共建的“科技小院”開始進駐郭家街道,扎根鄉(xiāng)村服務農村、農民,成就自身,實現了高校培養(yǎng)人才、服務社會的完美結合。
今年以來,郭家街道依托“科技小院”把農業(yè)服務送下鄉(xiāng),把技術落到地,解決農業(yè)技術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多措并舉助力春耕生產順利進行。一是“線上+線上”方式開展農業(yè)技術培訓。以“樂陵科技小院”微信公眾號、村級大喇叭、村務公開欄等平臺為載體每日進行農業(yè)技術知識普及;定期邀請中國農業(yè)大學3名研究生組織開展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會,隨時解決農業(yè)生產難題;組織開展農業(yè)技術服務“送家門”活動,指導村民開展機耕作業(yè)、育苗播種、施肥打藥等。針對種糧大戶技術匱乏等現實情況,建立面向種糧大戶提供服務的“現代農業(yè)科技服務聯盟”,搭建交流平臺學習研討先進種田技術。今年以來,共為村民分發(fā)冬小麥“促弱轉壯”技術宣傳單頁360余份,舉辦農民培訓會、種糧大戶培訓會、職業(yè)農民培訓會7場,累計培訓580余人次。二是搭建農業(yè)技術“田間課堂”。在南夏村設立現場課堂教學點,每周組織開展“小院農事會”,圍繞做好麥田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夏糧豐收進行現場講解。與種植戶面對面交流,現場指導如何做好春季田間管理、病蟲害防治,手把手地教農戶如何正確操作農機,提醒農機使用安全事項,就種子、化肥、農藥使用常識等同經營者和農戶開展交流。三是打造現場示范農業(yè)技術教學點。在南夏村選擇52戶科技種田示范戶,邀請“科技小院”的研究生通過600多畝的示范田“干給農民看、帶著農民干”,田間觀摩指導活動輻射到周邊10余個村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