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山東省桓臺縣馬橋鎮(zhèn)北二村,村民鄭智與妻子沉浸在新婚的喜悅中。他們在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禮堂舉辦婚禮,婚宴參照規(guī)定標準,簡單卻不失儀式感,而親朋好友最多隨禮50元。
“禮堂的電子屏以及T臺等各項場地、設備都免費,婚宴就是請親戚朋友來熱鬧一下,整個婚禮辦完能省三四萬元。”鄭智高興地說,這樣的“簡裝”婚禮,不僅減輕了新人的經(jīng)濟負擔,也讓婚禮更加溫馨和有意義。
在桓臺縣,一場關于婚禮的變革在悄然上演。這里,高額彩禮不再是婚姻的門檻,繁瑣的儀式被簡化,而文明與節(jié)儉的“簡裝”婚禮成為新風尚;概_縣通過一系列移風易俗創(chuàng)新舉措,引導群眾破除婚嫁陋習,讓婚禮回歸本質(zhì),成為人們幸福生活的新起點。
在果里鎮(zhèn)沈家村,村民羅彬和胡安琪的婚禮同樣令人難忘。村莊廣場被裝扮成喜慶的婚禮現(xiàn)場,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沈允山登臺證婚,新人騎馬坐轎,整場婚禮簡約而浪漫。“我覺得這樣的新婚禮更有意義,不僅減少了花費,而且我們也以實際行動爭當移風易俗、文明婚禮的推動者,父母親友都很支持。”羅彬說。
“我們組織志愿者來到新人家中開展包水餃、布場地等志愿服務,讓新人及家屬感受到村莊大家庭的溫暖。”沈允山說。
近年來,桓臺縣推進鄉(xiāng)風文明建設,組織有條件的村居、企業(yè)整合原有的禮堂、廣場,增設婚慶設施,新人報備登記即可免費使用,有效破解婚禮費錢、費時、費力等難題。如今,在桓臺縣,婚事新辦、喪事簡辦、節(jié)儉養(yǎng)德、文明理事已經(jīng)成為風尚,群眾成為移風易俗的參與者、受益者。
田莊鎮(zhèn)牛旺村通過創(chuàng)建“牛旺紅白喜事”工作品牌,培育文明鄉(xiāng)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。在紅白喜事中,村民只需支付食材費用,由長者食堂志愿者免費為事主熬燉菌菇湯。新婚夫婦還會自愿為長者食堂捐贈米面糧油等物資,表達感恩之心。宗王村的新婚夫婦們也以實際行動支持村里的長者食堂運營,向長者食堂捐贈錢物等,這些善舉不僅為婚禮增添了獨特的亮色,更在村民中樹立了文明新風尚的標桿。
“桓臺縣倡導推行的文明實踐新婚禮,以統(tǒng)一婚禮流程、婚禮空間、婚慶志愿服務隊、婚禮主持、婚禮宴請標準為特點,減少了花費,弘揚了文明。”桓臺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主任王超說,目前全縣已舉辦文明實踐新婚禮300余場,惠及群眾2000余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