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里鎮(zhèn)伊家村有一支“陪你到老”志愿者服務隊,隊員們平均年齡65歲以上。他們定期為村中80歲以上的老年人理發(fā)、量血壓、拉呱聊天,既為老人們增添歡樂,也充實了自己的老年生活。
今天是村民郝象貴每月一次的理發(fā)時間。一大早,把梳子、剪刀等必備工具準備齊全,69歲的邊經平就出了門。每次理完發(fā),看到自己利落干凈又精神的樣子,郝象貴總是贊不絕口。
郝象貴說:“每個月來給理理發(fā)、打掃打掃衛(wèi)生,自己感到很滿意,現在年齡大了,各方面都很好,不愁吃不愁穿。”
在伊家村,總能看到一群老年志愿者,邊經平就是其中的一員。他們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,雖一頭銀發(fā)但個個精神抖擻。近幾年,這些志愿者與村里年事高、行動不便的老人結成伙伴關系,定期為他們提供陪聊陪讀、上門理發(fā)、家居整理等個性化服務。志愿服務讓身體健朗的“年輕老人”實現了“老有所為”,被服務對象則找到了“知心玩伴”,這就是伊家村的“陪你到老”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。近期,這個志愿服務隊的事跡案例成功入選中央文明辦出版的《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手冊》,在全國推廣。
果里鎮(zhèn)伊家村“陪你到老志愿服務隊”志愿者邊經平說:“雖然我已經六十多歲了,但是身體現在還覺著很好,想趁著能動彈的時候,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服務,每天陪他們拉拉呱、說說話,覺著心里很高興、很充實。”
據介紹,“陪你到老”志愿服務隊采取的是“私人定制”式的“訂單式”服務模式,把群眾的現實需求變成實實在在的服務內容,真正把志愿服務做到了群眾心坎上。在這些可親可敬的老人們帶動下,村里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,為鄉(xiāng)風文明、鄰里和諧注入了新活力。
果里鎮(zhèn)伊家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孫廷科說:“通過聊天等形式,一是能滿足老人的陪伴和溝通的需要,再一個能及時把老人的一些生活需求及時反饋到村委,幫助我們后續(xù)工作的提升。通過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,村內形成了‘人人爭當志愿者’的良好風氣,同時讓村民有了極大的幸福感和滿足感。”(岳可華 王世發(fā)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