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閘蟹怎么找“組織”
按照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(yè)協會的計劃,2014年的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(jié),定在9月23日。但在此之前,打著陽澄湖旗號的大閘蟹早就“橫行”各大市場,在未開湖之前,蟹從何來?
這個問題看似簡單,卻暴露了陽澄湖大閘蟹背后不為人知的“江湖”:陽澄湖大閘蟹到底誰在管,又該怎么管?
其實,管陽澄湖大閘蟹的“組織”還真不少。上述的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(yè)協會,名氣最大,業(yè)內都叫“蘇協”,原蘇州市漁政管理站站長楊維龍擔任蘇協會長長達11年,而最初提出為陽澄湖大閘蟹佩戴“防偽戒指”的也正是蘇協。蘇協之外,還有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陽澄湖大閘蟹行業(yè)協會,業(yè)內稱為“工協”;昆山巴城陽澄湖蟹業(yè)協會,業(yè)內簡稱為“巴協”。
蘇協、工協、巴協,三者之間相對獨立,卻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,其中以蘇協和巴協的關系最為緊張。
為什么一個行業(yè),一個湖泊,成立了3個協會?3個協會之間,為何還關系緊張?這么多協會,大閘蟹又該如何找到自己的“組織”呢?
協會恩怨
蘇協與巴協的最大分歧在于,到底哪個協會頒布的商標,才是真正代表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?遺憾的是,這一爭執(zhí)本身,并不是兩個協會的市場競爭力之爭,而是協會背后的行政能力之爭
大閘蟹不是一門小生意。2013年,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超2000噸,按2013年每斤215元的價格來算,這就是8.6億元的收入。按照陽澄湖大閘蟹出水價格每年上漲15%-20%的慣例,2014年僅陽澄湖蟹商的毛收入就將超10億元。
面積120平方公里的陽澄湖分為西湖和東湖兩部分,分屬于不同的行政區(qū)域管轄,東湖主要位于蘇州吳縣市境內,產自東湖的大閘蟹俗稱為蘇州陽澄湖大閘蟹;而位于蘇州市和上海之間的西湖,主要位于昆山市巴城鎮(zhèn),這里的大閘蟹因此被稱為巴城陽澄湖大閘蟹。
由于陽澄湖大閘蟹產區(qū)分屬不同的行政區(qū)域,因此催生了蘇協與巴協兩家行業(yè)協會。這兩個協會分別為各自屬下的養(yǎng)殖戶頒發(fā)正宗陽澄湖大閘蟹防偽戒指——正宗陽澄湖大閘蟹身份證,每只螃蟹都有一個惟一編碼的證書,即陽澄湖大閘蟹防偽證書也有兩種。雙方在多個場合號稱自家的大閘蟹才是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,多年來明爭暗斗,彼此之間互不買賬。這就意味著,即使加入了行業(yè)協會,所賣的螃蟹可能仍然不是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。
蘇協使用的商標名是“陽澄湖大閘蟹”,印在防偽戒指扣上。蘇協綜合管理處處長瞿清在接受《國際金融報》采訪時表示,“蘇州市政府是陽澄湖大閘蟹保護商標的惟一注冊人,只有經過政府授權的協會和企業(yè)才能使用這一商標,而我們協會是惟一經授權使用這一商標的協會,因此經協會認證的無疑是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。”
有蘇協授權的“陽澄湖大閘蟹”才是真正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?巴協不同意。
在昆山巴城鎮(zhèn)湖濱路,一位巴協負責人告訴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,巴協的注冊商標是“巴城陽澄湖大閘蟹”,這一商標通過昆山市工商局向國家工商總局提出申請,并且?guī)в械乩肀Wo標志,同樣是正規(guī)的。該負責人還向記者展示了協會于2012年至2013年間獲批的對于“巴城陽澄湖”包括“蘇州市知名商標”和“江蘇省著名商標”的證書與銅牌。
如此一來,蘇協與巴協當然就口水不斷了。更為嚴重的是,由于蘇協會長楊維龍集協會會長與行政官員于一身,有行政力量介入行業(yè)競爭之嫌,讓事態(tài)更加復雜化。
2002年,楊維龍在擔任蘇協會長之前,行政職務是蘇州市漁政管理站站長,還是蘇陽牌大閘蟹的主要經營者之一,其后為了以“中立”的姿態(tài)更好地經營協會,楊維龍放棄了經營,成為一名專職協會會長。對于楊維龍對外標榜的“中立”身份,巴協多次提出質疑。楊維龍不僅是一名協會會長,此外還身兼蘇州市陽澄湖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,負責具體管理事務。這個管委會的管理范圍包括陽澄湖上所有養(yǎng)殖戶和漁民的管理,大閘蟹的生產和養(yǎng)殖全程都可以直接干預。
蘇協與巴協勢同水火,工協也很難獨善其身。不過工協倒沒有“爭雄之心”,一早就向蘇協表達“忠心”。這一點,可以從工協會長吳阿二的另一個職務——蘇協常務副會長,找到證據。 1/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