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 劉勇)“左船角,嘿哈;加把勁,嘿哈”“右船角,嘿哈;加把油,嘿哈”……9月15日晚9時許,央視勵志型欄目《越戰(zhàn)越勇》開播,榮成人李永喜和村民們帶來的漁民號子,讓全國觀眾領(lǐng)略到了濃濃的漁家文化,著名笑星陳寒柏也對他的表演贊不絕口。

15日晚,李永喜給本報打來熱線電話說,他和村民們表演的《漁民號子》馬上在央視三套《越戰(zhàn)越勇》節(jié)目亮相。當晚9時許,藍色小褂、黑綢筒褲、紅綢纏腰裝束的李永喜和幾名村民一登臺,膠東濃郁的地域特色一下子感染了現(xiàn)場觀眾。一句句氣沖霄漢的喊聲,一整套富有力量的動作節(jié)拍,將漁家人不畏艱險、勇往直前,與大風大浪搏斗的畫面形象展示了出來。
“漁民號子分為很多個類型,比如自由號子、歡樂號子、生命號子等,每每表演到‘生命號子’時,往事都會歷歷在目。”接受央視主持人楊帆采訪時,李永喜落下了眼淚。生命中一次“生命號子”的使用,讓他成功脫險。1983年,他與同村的一位老漁民出海,沒想到中途天氣陡變,遇上大風浪。他們用4個多小時“生命號子”的吶喊,挽救了生命。盡管逃生之后李永喜已經(jīng)說不出話來,可是漁民號子在關(guān)鍵時刻發(fā)揮的作用,讓他記憶猶新。
節(jié)目中,李永喜和村民們的表演持續(xù)13分鐘,臺下觀眾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,著名笑星陳寒柏等評委也不住地點頭。“我經(jīng)常下鄉(xiāng)演出,晚上還要給老百姓上課,我想擁有一套專業(yè)的舞臺燈。”得知李永喜的夢想,陳寒柏等評委紛紛按下“同意鍵”,李永喜和村民們的夢想終于實現(xiàn)了。
漁民號子廣泛流傳于榮成沿海區(qū)域,如今也是榮成市一張耀眼的文化名片。作為“榮成漁民號子”傳承人,李永喜和他的團隊多次在省級比賽中獲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