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:心疼你自己還是心疼孩子?
鄒翃燕:心疼孩子,他吃過太多的苦,他跟一般的孩子比,雖然在我看來他就是比別人慢一點,但是所有他學會的技能,別人孩子很容易掌握的技能,對他來說可能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,要吃很多苦頭才能做,可能做了,比別人還差很遠。
記者:不管周圍,外界怎么把您的兒子看得不一樣,但是您作為媽媽在心底里,他就是眾多的普通小孩中的一個?

在鄒翃燕眼中,丁丁只是比別人慢一點的普通孩子。
鄒翃燕:我覺得他就是比別人慢一點的一個孩子。
每個孩子可能都會有“比別人慢一點”的時候,但作為運動神經(jīng)受損的腦癱患兒,要恢復到丁丁目前的水平,卻異常艱難。
丁丁:這個過程其實也是非常艱苦的,我現(xiàn)在有時候太小的事情,我印象都不深刻。
記者:記不下來了?
丁丁:但是我還記得一些事情,這個按摩的程度,我記得一個非常著名的最后一步叫作卷皮,就是把背上的皮,通過這樣的手法一點一點揪起來,然后再放回去,重復很多遍。
記者:為了什么這樣?
丁丁:它是為了刺激脊柱上面神經(jīng)的反應(yīng),通過這個刺激腦部的發(fā)育,所以醫(yī)生還說就是要力氣大,讓你很疼很疼,才能起到刺激你神經(jīng)的作用。
記者:你幾歲對這件事記得這么清?
丁。捍蠹s是3到4歲。
記者:三四歲就記事了?
丁。簩,它是最后一個步驟,把人疼完了就結(jié)束了,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。
醫(yī)學上認為,對于運動神經(jīng)受損的腦癱兒來說,3到6歲是修復孩子運動機能的黃金期,所以,從三歲起,鄒翃燕就開始帶著丁丁到相關(guān)醫(yī)院做康復訓練。當時,鄒翃燕是武漢幼兒師范學校老師,白天上班,晚上騎著自行車帶兒子按摩,每兩天一次,風雨無阻。
記者:帶孩子恢復康復的過程中,孩子要遭罪?
鄒翃燕:是,特別是我們那時候治療手段比較單一,條件比較差,孩子很疼的,他天天哭求你,媽媽我今天不舒服能不去嗎,今天下雨了能不去嗎,你看你身體也不好可以不去嗎,你說他老是這樣哭,而且做治療的時候真的很疼,你要能看著他疼你能忍得住,而且不論你是什么情況,你身體好不好,你累不累忙不忙,天氣好不好,我都騎自行車,一年365天兩天一次,真的很難堅持,而且他改善特別慢。 4/11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