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圖:血小板采集 中新網記者 張尼 攝
獻血小板與獻全血的區(qū)別是什么?
通常所說的獻血,多指一次采集200ml、300ml或400ml全血的過程,需要3~5分鐘。全血包括紅細胞、白細胞、血小板和血漿。獻單采血小板是借助血細胞分離機將血液中血小板分離出來,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到捐獻者體內的過程,是現(xiàn)代獻血的新理念。
血小板的恢復比紅細胞快,捐獻血小板三天后,循環(huán)血液中的血小板即可恢復到捐獻前的水平。因此,我國規(guī)定捐獻血小板最短可以每兩周獻一次,一年最多可獻24次,只要符合單采血小板的獻血要求,采集后無任何身體不適,可進行正常的工作和學習,對人體沒有損害。
獻血后應注意什么?
獻血后,壓迫針眼處10分鐘左右或用彈力繃帶壓迫20分鐘左右,防止皮下出血;針眼處保持干燥、清潔,4小時內不沽水,避免感染;獻血手臂24小時內不提重物。
獻血后1-2天內不做劇烈運動,多飲水,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C和鐵含量高的食物,瘦肉、雞蛋、豬肝、豆制品及蔬菜、水果等;如果針眼處有滲血,出現(xiàn)紅腫,24小時內冷敷,24小時后熱敷,一般7~10天會消失。
個別人,獻血后數小時內出現(xiàn)頭暈等不適,請就地蹲下、坐下或臥倒,避免意外傷害發(fā)生。 6/8 首頁 上一頁 4 5 6 7 8 下一頁 尾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