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然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,本想是將其作為一種勵志書來讀,卻不想讀到了久逢知己的感覺。猛然想起一句話:做個明媚的女子,不傾國,不傾城,便是我此時得以概括的心境。二十多歲,還是激情盎然的。對于家庭、對于家人、對于朋友,都是可以轉(zhuǎn)身便離去的。而此時的想念遠(yuǎn)沒有那么的強(qiáng)烈、深刻。只心心念念的是自己的理想和那份理想中的生活。那么,所有的都不將足以成為束縛。而這樣一個早已選擇了遠(yuǎn)方的自己,一定會是生命里足夠年輕的模樣。
她(徐俐)說,我厭惡眼前的浮華熱鬧,我不是個得意忘形的人,或許在我的內(nèi)心深處,至今都沒有一刻自己真正認(rèn)同的得意。我對自己說,你現(xiàn)在才23歲,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。隨著年齡的漸長,經(jīng)歷的漸深,待到華光落幕,我或許終也會厭惡匆匆而往的自己,想要在舉目之間尋得一份安定,來承擔(dān)自己的野心。可是,卻一定要在浮華里走一遭,一定要經(jīng)歷過霓虹打身的燦爛,將來才會毫無遺憾的告訴自己,我尋找過我,依然選擇了這份安靜。
她說,我渴望的是那種鮮活的真實的可以觸摸的自己,那種日子里的各種不同的生命姿態(tài),那種真正的人間悲喜。我對自己說,明知自己是那么的渺小,我一定要在萬千霓虹中去赤裸裸地感受這個世界賦予我渺小的存在,我一定要在一切驕傲之中安放自己。即使最后的結(jié)果配不上我的野心,也一定要對得住自己的努力。
她說,我依然固執(zhí)地不放棄對自己、對他人、對世界的信心,依然保持著眼睛和心靈的清亮,依然保持著對理想主義的激情。我對自己說,所有我所經(jīng)歷的、擁有的、失去的,我都心存感激,我之所以成為今日的自己,因為一切客觀的存在,因為我回首來時路時,對你們、對自己都心存感激。
女人這樣一個群體,在家庭與事業(yè)之間奔波游走,她的獨特在于,她的力量或許羸弱,卻不容忽視;她的夢想或許理想,卻總會夢想成真。女人是一種態(tài)度,是將你自己置身于一片莽莽蒼蒼之中,對這個世界的姿態(tài)。(《女人是一種態(tài)度》,作者:徐俐(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的資深新聞主播))。
|